学前教育3333专业美术校本
 

简笔画课程介绍

教学简笔画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炼、概括的图示形式,把文章的重、难点,中心意义显示出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板书形式。教学简笔画技巧课程是通过介绍教学简笔画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及各种教学简笔画的实例,并了解教学简笔画在各科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生活物品、文具、交通工具、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的基本绘画方法的介绍和练习,让所学者能简单地把握生活中寻常的几种线条、几种图形去组合一切景物的形象,达到一学就会,一挥而就,都能信笔划来,栩栩如生。
 

一、课程特点

简笔画的特点是:概括、形象、简练、实用、易学、好记。

简笔画简单易学,少则一二笔,多则五六笔就可以将物像生动活   泼地展现出来,是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的一种绘画技能。

简笔画通常用单线表现,不求细节,意在物像大的外形轮廓和主要特征,既形象又生动,一目了然。因此,要求每个学习绘画者必须懂得简笔画造型的特点好规律,熟练的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能,达到笔笔画准,运笔自如,得心应手。

运笔时要大胆落笔,流畅自然,不重笔,不修改,画线要一笔画成,形象准确。在绘画过程中,要做到眼、脑、手协调一致,眼到手到,一气呵成。抓比例关系时要注意整体,养成整体观察,落笔准确的习惯,使画出的线条既准确又有力度。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总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会画各种动物、植物、景物,感知它们的外形特点。
能力目标:掌握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景物外形特点的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具体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绘画知识,表现形式多样。
2. 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3. 可以增加孩子对美的认识。
4.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想象空间。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层教育。
(二)课程内容
确定各年段内容的依据及构想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绘画方法,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知道自己是最棒的。辅导内容相对于年龄段,对应地分为上册和下册两段,引领学生美的同时也为他们了之门,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1.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使学生掌握它们的绘画方法,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的能力。
  2.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3.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找寻更多不同表现手法的创意画给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眼界,在以后的创作中从实学生的想象空间。
  4. 引领学生美的同时也为他们了之门,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5. “艺术源于生活”我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主要方法:面授。组织形式:自愿报名。班级人数:20人。
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
1.兴趣法

乌辛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在简笔画教学中可以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创设情景,表演、故事等,迅速激发幼儿学习简笔画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到绘画活动中来。如在讲授生动的人物动态时,要使幼儿理解生动的人物动态就是要通过描绘人物的各种动作来反映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活动,它是简笔人物画的“语言”。 

2.普遍调查,确定儿童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的起点准确定位,能够保障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得到应有的训练。面对学习起点落差较大的儿童,最积极的办法便是“面向全体、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面向全体”,首先要求老师对各个层次的幼儿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要求老师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采用小步子、小分量、逐渐提高的教学方法对幼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幼儿能力真正有效的做到“因材施教”。

3.把握方法、准确连点

在强化握笔、坐姿的准确性同时更以连点为重心,将连点分解为:两点连线、三点连线、四点连线、十以内点的连线、二十以内点的连线。

两点的连线又从图案的变化、位置的变化、线条的变化设计为一个系列,分解及整合这一系列的内容。分解便是将这些内容进行单一设计,进行训练。
4.注重概括、描画线段及图形

注重概括的目的是要求老师在设计描画的图案时有意识用形状概括出图案的基本部位,为中、高段的归纳特征,组合图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描画为主的最终目标是“看点描画”,故在设计上从“线型”到“点”的逐渐过渡,图案的处理也由简单过渡到复杂。

5.观察临摹、构成图形

经过连点、描画线段、描画图形几个循序渐进步骤的训练,儿童的基本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对图形的概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绘画的技能也有所提高,而此时的观察临摹能让幼儿仔细的了解怎样概括归纳基础部分,老师对基础部分的清晰概括更能让幼儿了解概括事物的内涵,从而达到看到物体能清晰概括主要部分的能力。

6.归纳特征、组合图形

对于儿童来说,想要达到简笔画的最高阶段,那么表现物体的综合特征最关键,归纳特征便是将所要表现的物体分段来归纳并逐步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概括,即美术术语中常用的从局部到整体的归纳;组合图形便是将归纳出的部分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个体或群体。在儿童简笔画的教授过程中,只要遵循图案从简单到复杂以及从点(连点)——线(描画线段)——面(描画、构成组合图形)小步子、小分量、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之,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以素质教育观指导简笔人物画教学活动,不但可使孩子们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化难为易,牢固掌握了所学基础知识,获得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的实践,充分挖掘、培养了孩子的个性潜能,实现了个体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习方式:

 首先正确认识简笔画的特色,不可把它当成临摹范本。如果是不动脑子的照抄临摹,什么样的资料都无法发挥其效果。反而成为发展思维的障碍。

可以在学习绘画中,对所表现的事物形象作为一个参考,通过对实物的形象的观察,特征的分析,对比简笔画的造型,理解用线提炼、概括造型的方法。掌握一种可以表达物象的途径。儿童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可以用自己的线条、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感觉,抒发自己的情绪。

通过简笔画的线造型的特色,增强孩子们对线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深刻的体会线条的神奇魅力。让笔下的线条变得有感情,变得有生命。让线条在纸上跳舞,让线条在纸上变魔术。

(三)课程评价
学生学业的评价

在儿童简笔画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或家长常说:“老师我不会画、怎么总是画不像啊?”“怎么我的孩子绘画水平提高这么慢啊!… …”这其实就是我们对于儿童简笔画的评鉴体系存在一定的误区。多数家长和儿童、甚至有些老师都是把“像不像”作为评价儿童绘画的标准。殊不知,当孩子们把所有的物象都画的符合我们成人的审美观点的时候,恰恰是把儿童最为宝贝的童真和特有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抹杀了。对于儿童简笔画的评价我们提倡以鼓励为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评价方式可以以优秀作品展示、小组交流。